绘本问答如何引导孩子来看绘本?

  • 2017-10-26 11:18:00

    绘本总动员

亲子阅读,听起来有点浪漫,但真的做起来并不那么简单,一起亲子阅读的父母都深有体会。而大多父母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怎么跟孩子读绘本才会让孩子爱上阅读?

但其实绘本也没那么难啦。首先我们要调整好心态,不要害怕给孩子读绘本;然后呢,有些绘本还是有共性的,孩子的生长阶段也是有共性的,大家可以参考我们今天给大家总结出来的有关“如何给孩子读绘本”的几条小套路,助你轻轻松松搞定亲子阅读这件小事。

正文

绘本是一个集合了文字和图画两个元素的综合体,优秀的绘本能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乐趣。“如何给孩子读绘本”虽不是念故事这么简单,不过有了这些小方法小套路,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些。

下面我们以《逃家小兔》为例来说明怎么做啦!清清楚楚,包教包会!

0~2岁孩子接触绘本的第一个时期,把阅读当游戏

大多数母亲在孩子出生10个月之前就已经给孩子准备好了绘本。婴儿长到7到10个月之后,就会对色彩、声音、语言、手势等有相当明显的好奇心。8、9个月时婴儿嘴里就能回蹦出一些简单的词语:妈妈、饭饭、还有我们下面要说的“兔兔”等等。这个时候,给他们看或读图画书,他们大多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逃家小兔》颜色鲜艳而不艳丽,但画风写实,这时给她讲这个故事,可以基本按照书中的文字,但要力图口语化

共读建议:

① 多选取画面简洁鲜艳、字少句短但富有韵律、节奏轻快的绘本。

② 不要念而是讲,或者还可以唱出来,重点是让孩子感受语言韵律和画面。

③ 不设置过多阅读障碍,不强求孩子对故事有多深刻的理解。

④ 根据情节适当加入简单游戏。

♣2~3岁原汁原味读故事,适当游戏兴趣高

大概2岁时,幼儿就已经会说“主谓结构”的简单句子,并且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此阶段的幼儿对语言和声音非常敏感。2到4岁期间,孩子会专心聆听有趣的声音和节奏轻快的语调。

在读《逃家小兔》的时候,依然可以先讲故事,但可以增加一个“找兔子”的环节。这也是根据《逃家小兔》的特点而定的,首先它讲述的就是一个小兔子如何“逃”,妈妈如何“找”的故事,其次,它的每段情节都由黑白和彩色两组图画来表现,黑白部分是关于“打算变什么”,彩色部分是关于“变成什么”。每当讲完一段故事,让孩子试着从彩页上去找兔子,这种游戏他们会玩得很开心,同时也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反复多讲几遍之后,可以问他“小兔子变成什么,妈妈变成什么”之类的问题,但当他答不出来的时候记得提醒他,避免给孩子带来挫折感,因为读绘本就是一个游戏,是一个亲子活动,所以没必要搞成一个考试,保护孩子对知识的兴趣远比找到正确答案重要。

这个时期,孩子看了绘本上的词语和插图,还会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以后再遇到类似的生活场景,可能会突然说出绘本里的话呢!这样绘本才能成为真正有趣的东西,展现无限的魅力!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幼儿总会能看到大人注意不到的东西,反复问你问题:“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之类的……不要不耐烦,就一次又一次地说给她听。这看起来跟绘本本身关系不大,但这是孩子细心观察和培养好奇心的开始,在不涉及到大是大非的问题时,尽量地少用“标准答案”来约束孩子,或者说“这跟故事没关系,咱不管了”。

共读建议:

① 不宜选篇幅过长、情节过于复杂的绘本,可逐步增加绘本类型和题材。

② 开发新读法,适当加入游戏环节,可与孩子分角色扮演阅读。

③ 耐心解答孩子的问题,并引导孩子从书和图画两方面去寻找快乐。

④ 不宜为满足个人需求问孩子过多问题,若是讨论尽量做到不露痕迹。

♣3~5岁不忘初心,阅读是为了感受快乐而不是学习知识

3岁孩子的语言能力正在惊人的发展,想象力和好奇心也在迅速发展。随着词汇量大大增加,语言组织能力的增强,他们能组织连贯的句群,甚至自己能编简单的故事。这时依然坚持给孩子读故事,即使他已经会自己阅读。这不仅能提高孩子阅读能力,还为其一生的读书生活奠定基础,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这个时期,你可以把故事的核心拿出来,就用一张张彩图串起故事,让孩子自己试着复述故事了,当然想不起来的时候要提示。这个过程是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对绘本的理解更加深刻。当然,如果可以升级多种阅读方法与孩子互动会更好。

角色扮演:《逃家小兔》很适合亲子间角色扮演,根据年龄,孩子可以只是对某些表情、动作、场景碎片化互动,也可以玩情景剧表演。一般来说孩子一般喜欢扮演主角,不要跟他抢。如果孩子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开始,家长可以先引导,配合以肢体动作。

绘本手工:通过图画、贴纸、橡皮泥、手工布偶、剪纸、钮扣画等,来重现绘本中的角色、场景或者物品,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更可以加深孩子对绘本的理解。

自制创意绘本:你可以跟孩子一起想,把《逃家小兔》的故事续下去,小兔子还可以变成什么,大兔子要变成什么之类的,用绘画、手工和宝宝一起制作属于自己的绘本,引导宝宝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共读建议:

① 提供给孩子比较宽泛的绘本选择范围,保证在孩子的兴趣之上。

② 以一颗平常心看待阅读,放下关于“共读”的任何功利性包袱。

③ 依然注重书中图画,从封面、封一、扉页到封底仔细阅读每一幅图。

④ 核心还是绘本,拓展游戏只是锦上添花,是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绘本。

最后,总结几条读绘本的规律:

1.选择绘本和怎样读绘本必须跟孩子的心智发育及兴趣点相适应(不仅仅根据年龄,因为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发展也不尽相同)。

2. 数量和质量同等重要,泛读保证孩子通过不同的阅读打开不一样的看世界窗口,精读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观察力。

3. 同一绘本有不同读法,引导孩子从书和图画两方面去寻找快乐。

4.读绘本前选出适合的方法,制定一定的规划,然后再给孩子讲。

绘本阅读方法有很多种,但最合适你的那一种,一定是从你和孩子长期亲子共读而来的。亲子阅读,每天20分钟,一点小改变,坚持会有大不同!祝你和你的孩子能够共享快乐的阅读时光!

    珍视映画

    视频原创作者

绘本阅读中,常会用到一种能力:观察。家长如果不加引导,孩子可能只是看个热闹;但如果家长有心的话,孩子的视觉辨别能力、图形——背景辨别能力、视觉填充能力以及知觉维持能力等多种心理机能均能得到锻炼。

  

  以《打瞌睡的房子》为例,我们来看看成人怎样才能引导孩子进行阅读中的观察。

  1自主观察

  图画书的第二个对开页,实际上为读者介绍了这栋打瞌睡的房子中所有参与故事的角色。但是大多数孩子第一眼看过去后,都只能说出“房间里有一张床,床上睡着一个人;还有一把椅子,上面有个小朋友在睡觉”。

  这是主要信息,是孩子的视知觉辨别能力结合已有经验做出的判断。

  2引导观察

  再仔细看看,画面上还有什么?在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会主动维持观察的持久性,运用对象—背景辨别能力,发现和背景颜色差异较小、体积较小的一些对象,例如有的孩子发现:地上还趴着一只小猫,它也在睡觉,还有一只小狗,也在睡觉;有的孩子还能发现椅子下面的白色鞋子、墙壁上的白色镜子以及床旁边茶几上的白色水罐。

  3情节启发观察

  当然,画面上的信息还远不止这些,不过我们无须要求孩子一次就全部观察到,可以和孩子一起,慢慢去发现这本书的奥妙所在。

  接下来的六个对开页中,小男孩梦游一般地睡到了老奶奶的肚子上;小狗爬到男孩身上;猫好像被什么吓了一跳,爬到了狗的身上;还有一只老鼠从白色镜子上遛了下来睡到猫的身上;最后,还有一只小小的不睡觉的跳蚤,从椅背上跳到了老鼠的身上……

  读到这里,即便大人没有提醒,孩子可能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回到前面那个对开页!没错,再观察一遍就会发现:图画中除了老奶奶、小男孩、小猫、小狗之外,还有一只耷拉着尾巴的小老鼠和一只发出柔和光芒的小跳蚤,它们躲藏在浅色的背景中,和读者开着视觉玩笑。

  观察不是一次完成的,可以反复多次;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回过头重新观察,重新发现。

  4对比观察

  故事结束后,提醒孩子对照封底和封面:图书的开头,是一座小房子安安静静地在雨中打瞌睡;而故事的结局呢,雨过天晴,彩虹下的小房子恢复了生气,仿佛故事中的角色一样,一觉醒来心情真不错!

  仔细观察还会发现,雨中的小房子紧闭门窗,正像一张打瞌睡的脸;而彩虹下的门户大开的小房子,则像极了一张睡醒后神采奕奕的面孔。

    宝妈在成长

阅读绘本时,家长给予一定的引导是很有必要的。绘本图多字少。读图便是阅读绘本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适量的引导有利于孩子更好的去理解绘本,一般我们是这样引导小朋友的:

1、读细节图。例如我们在读的:布布的奇妙旅行,这本书里的图片信息量特别大,多,我会尝试引导孩子去读图里的细节,比如:当布布他们开房车出发时,如何根据他们的衣服颜色去判断各自的床单主人;当布布他们到机场时,我们一共能在里面找到多少位熟悉的童话主人翁,又展开了他们各自要去哪里,干什么的联想。

2、从图画上引导孩子聊感受。如果讲完一本绘本,生硬的问:宝贝,你有什么感想吗?孩子就会有完成任务的压迫感。但通过图画去引导孩子说出感想,孩子会更愿意分享她的感受。例如我们一起在读:大脚丫跳芭蕾 这本书时,前后页裁判的态度判若两人,形成强烈的对比,孩子更能强烈的体会到不应该为别人的态度否定自己。

3、读无字绘本时多激发孩子讲故事,当拿到一本无字绘本时,让孩子来读图便有无限的可能性,这个时候更重要是多引导孩子说,把自己观察到的或是感受到的内容说出来,母鸡萝丝去散步,便是一本经典的无字绘本,每次重读,我都会从各方面来引导孩子从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色,来讲述这本绘本。每次的收获都不一样。

以上便是我们家引导小朋友看绘本的方式,希望能帮到需要的人,也希望能看到更多的分享

    任凯馨

几个月的时候从布书开始,再到大卡(个人觉得阳光宝贝就很好),然后小的时候蒲蒲兰系列很适合比如几乎没有字的蹦和哇,这个九十个月就可以了,一周岁可以买他家的小熊宝宝。这个时期书不必多,每天每天反复带孩子看就可以。这几样再找着好的出版社或者获奖的绘本,坚持每天都看,坚持到一岁半。之后就可以加快买的频率了。坚持陪伴阅读,偶尔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买绘本,把家里的绘本放在方便孩子拿的地方。慢慢就会发现,他可以自己主动去看了。我家是在快三岁的时候,开始的,自己看高兴了能把自己的所有绘本看一遍,一遍下来可以看一个小时还多。

    诺妈家有男宝

    育儿自媒体

读绘本的时候,该不该讲解,我觉得根据绘本类型而定。故事连贯性强的,一般不适合讲解,让孩子有完整完美的阅读体验。但有时候遇上像《好饿好饿的小蛇》这样,可以适当问孩子,吞进肚子变什么形状,孩子也会有兴趣探索,也是不错的方式。

    三土妈妈

我自己是怀孕开始就会给宝宝讲故事,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给肚子里她讲一个故事再睡觉,然后就这么形成了习惯,一直坚持着。不过最开始都是嘴巴讲,没有借助绘本,孩子一岁的时候开始用绘本给她讲,然后我就发现孩子特别感兴趣,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

再大点以后讲了故事会有延伸的内容,比如做做小手工,或者角色扮演玩玩故事里的小游戏。
这是我陪孩子读《Five little monkeys》后做的小手工。

    蜗牛博士

我家宝宝从一岁多开始亲子阅读,讲解真的很少,但是有时候会扩展出去跟他说一些别的,比如说,我们买过一本,我是一条快乐的鱼,上面就是说有的鱼很大很大,有的鱼很小很小,就是这几句话,然后根据画面有其他的小海星之类的,就说这个海星是大的,那个好像是小的,帮助他理解。但是不建议你用自己的话去给孩子去讲解这个会吧!特别小的孩子而言绘本的话跟你的话很多都是不理解的,但是你读绘本的语言的话会帮孩子理解书面语,而不是说你平时一些很口语化的东西。另外作者的语言可能经过你的一些转化,已经不那么美了。甚至有可能出现偏差。所以尽量给孩子,把绘本上的话读完就好了。然后可以引导孩子去多关注一下绘本的画面。是绘本的画面里包含着更多的信息。

    老了还要小蛮腰

我们家绘本阅读比较晚,三岁多这样吧,坚持到现在五岁半。我儿子本身就爱看书,一些图片,车,动物。后来我买绘本,我就自己先看,他就过来问我,看什么,我就读给他听,并且教他欣赏里面的图,后来慢慢就喜欢了,每天晚上都要读绘本才睡觉,我也坚持每个月买一套。妈妈读的时候最好生动一些,才能吸引宝宝,而且不要强迫,你可以先叫他看某一个图案,是什么,在做什么,其实每一个小孩都爱听故事,要坚持!

本文地址:https://www.youhaoting.com/wenda/126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有好听 所有,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