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木育儿
儿童心理教育专家
引进的绘本跟我们中国的绘本一起比较是有不同的。就像你旅游,对吧?你比如说我是一个北京人,我去江西旅游,跟我去我们说西欧旅游,那一定是不一样的,是吧?那么我们说每一个地域,它有地域的文化。那么国外的文化呢,它会潜藏在绘本当中。那么中国的图画书,有中国图画书的特点,也会潜藏在我们中国的图画书里面。所以在这个部分我们说中国的图画书,与外国的图画书,其实我们说在这个部分的选取,没有好坏之分,而是有文化之分。所以在这个部分,大家也知道改革开放之后,那么我们大量的外国的引进图画书涌进了中国,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在我们的童书领域的一个现象。那我们这个现象呢,其实我们说它是对孩子阅读是有利的。因为它让我们孩子一下子扩大了视野,接触那么多优秀的文本。但是仅仅阅读他们就够了吗?你会发现,如果天天让你吃披萨,你愿意吗?如果一下子让你吃一年、两年、三年,顿顿都是披萨,你觉得怎么样?你喜欢吗?所以在这个部分我们说阅读我们不能什么呢?不能单调,就像我们的食物一样,像我们吃饭的这样的一个食物的选取上,我们愿意更丰富,对不对?我们愿意带给孩子更多的口味。那么在阅读当中也是这样的。那么我们既读了西方的引进的图画书,但是在这些图画书里,孩子找不到故乡。孩子找不到我的爸爸妈妈,那是别人的爸爸妈妈,对不对?那么孩子找不到在我故乡当中独特的味道。比如他们的那个图画书里面,吃的是什么?吃的面包,对吧?然后图画书里,我们发现吃的是铜锣烤对吧?那么在我们中国饺子在这里?在我们图画书你不会有,馅饼在哪里?不会有。我们说冰糖葫芦在哪里?人家也不会有。那么我们说炸酱面在哪里?都不会有对不对?青团在哪里?全都没有。
那么我们说在孩子的体验这个现实社会的过程当中,他一定会在文本当中建立熟悉的关系,那么如果仅仅阅读图画书,这些所有的关系你都建立不起来。所以呢我们说在阅读中国图画书的时候,孩子就能非常自然的,没有隔膜地建立这样的一些关系。那么在阅读中,孩子建立什么?孩子首先建立的是对文化的认同,那么在这个部分呢,孩子会建立对于母语文化的归属感。在这两个部分其实是最重要的,那么其次才是我们所说的知识,其次才是我们所说的就是非常的,比如说教育。那么所有这些呢,它可以是潜移默化的,知识和教育,孩子一定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会沉淀在他的心里的。所以即便是爸爸妈妈不刻意地指出这个,那么孩子也一定是把它吸收了。所以在这个部分呢,我们说阅读完外国的引进的图画书,很好。那么呢我们接着读中国的原创图画书,因为在这一个部分,是外国的图画书当中没有的。对吧?所以我们就像是我们的吃饭不能偏食一样,阅读也不能“偏食”一样。如果一旦“偏食”的话你会发现,孩子找不到自己。那在这一块来讲,我们就说孩子一旦找不着自己,就跟找不着回家的路是一样的。那么回家的路是我们的地理上的位置,是吧?比如说我家住在天坛,那么我要回到天坛的话,我知道怎么样去用千条万条线回到天坛那个位置。那么呢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我们也有什么呢?心理的地图,那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那你会发现如果孩子无法认同自己的文化,无法在自己的文化当中去享受,去体验,去扬弃的话,那么这个孩子就找不到精神的回家之路。那么这个孩子即便我们说也可能在国外生活了很多年,但是你会相信,那个社会是不会接纳这个人成为一个西方社会的一员的,对不对?因为外国人认为他是中国人,那么如果你是中国人,你认为我是在外国文化当中成长的,那么呢我已经不认同中国文化了,你会觉得你的心灵上很孤独。因为外国人没有把你当成自己人。那么你又不把你当成中国人,那你说你这个孩子他的心如处…如何安放呢?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就希望一个孩子的身心成长都是健康的,我们希望建构他一个健康这样的一个安全的,这样一个怎么说呢?地理环境,对不对?但是呢我们也特别在他的心理的层面上,也让他更加的健康和安全。那就是给他一个强强的,更加强大的内心的支撑。那他知道自己是谁,我是谁,我应该做谁,那么呢我的未来我应该怎样去生活,那么这个才是我们带给孩子最好的阅读,也是带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了解更多更科学系统的育儿知识,请关注“积木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