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挖雷笋》

国内绘本《惊蛰·挖雷笋》

内容简介

绘本《惊蛰·挖雷笋》讲述了惊蛰,爷爷带贝儿前往天目山赶春的故事。一路上,他们了解了惊蛰祭白虎、艾草驱虫等习俗,邂逅了天目山的参天大树、明星鸟红嘴相思鸟。到达后,爷孙俩体验挖雷笋,品尝雷笋炖老鸭,感受天目山人独特的“咬春”方式。之后还在西湖,赏苏堤春晓,听白蛇传,尝西湖醋鱼、片儿川面等美食。

绘本作者

著 / 保冬妮

绘 / 王俊卿

《惊蛰·挖雷笋》绘本内容

惊蛰三候

一候桃始华

二候鸧鹒鸣

三候鹰化为鸠

三月的清晨,到杭州旅行的爷爷和贝儿在睡梦中忽然被雷声惊醒。

爷爷穿上衣裳,拉开窗帘,只见窗外电闪雷鸣,春雨潇潇。

“惊蛰听春雷,吃春笋,爷爷带你到天目山赶春去。”

一场春雨后,桃花、梨花把远山染得像天上的云霞。

爷爷说:“贝儿,天气暖和了,冬眠的虫子要醒了。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把虫子都惊醒了。”

“那些冬眠的虫子睡了好久,醒来会不会要吃东西啊?”贝儿问爷爷。

“会呀,醒来的虫子会四处觅食,大家用艾草驱赶虫子,蛇和老鼠,把他们吓得逃到没有人的地方去了。”

惊蛰这天,有的地方还会祭白虎。“爷爷为什么要祭白虎呢?”

“传说白虎,是掌管口舌是非的神,如果有人觉得别人在说自己的坏话,就在惊蛰那天祭白虎。”

贝儿和爷爷来到天目山,一眼望去,到处是参天大树,天目山的大树王是世界罕见的大柳杉。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了每年种植一批新柳杉,这里惊蛰的习俗变成了种柳杉。

天目山不光有树林,还有超过1500年的银杏,黄杉、天目梭、天目朴,浙西铁木在这里都能找到。

“爷爷,你快看那儿,溪水那边是什么呀?”

“那是红嘴相思鸟,天目山的明星鸟。”

人们来到天目山的东苕溪,为的就是吃一口雷笋。

从二月末到四月,来这里的人们不是挖笋的,就是吃笋的。

爷爷和贝儿坐在农家的小院里,尝着老婆婆做的雷笋炖老鸭。

爷爷说:“咱北京人咬春,吃春饼和合菜。天目山人咬春,吃的就是春笋。”

“真是太美味了,太美味了!”贝儿连声说道。

回到杭州贝儿和爷爷去了西湖,在柳浪闻莺,爷爷品着新春第一芽的绿茶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这里真是快活似神仙!”

贝儿看着湖对面的雷峰塔,好奇地问爷爷:“爷爷,那是什么塔?”

卖茶的姐姐搭话说:“那个塔和白娘子有关啊!”

于是,爷爷给贝儿讲起了《白蛇传》的故事。

爷孙俩走在苏堤上,这时候正是苏堤春晓好风光。

贝儿问:“这里为什么叫苏堤呢?”

“是因为北宋大文豪苏轼在杭州当官的时候,指挥20多万人挖淤泥,输水道,建成了连通西湖南北两岸的堤坝。杭州人为了纪念苏轼,就叫他苏堤了。”

爷孙俩又来到杭州的楼外楼菜馆,到这儿就要吃西湖醋鱼。

爷爷给贝儿讲了这道菜的传说,这道菜是代表亲人团聚的美食。

在巷子里有开了十几年的小店,那里的片儿川面的浇头都是一碗碗现做的。

手剥的河虾仁,猪肝和腰花都很滑嫩,面条筋道,汤料地道,让人回味无穷。

贝儿和爷爷逛遍了杭州,品尝了各种美食,像东坡肉、叫花鸡、龙井虾仁……

惊蛰的杭州之行让贝儿有点不想回北京了,爷爷逗她:“元朝的时候,杭州就是闻名世界的繁华城市了。但是爷爷要赶着春分去广西美丽的梯田看一看,你想不想去啊?”

“想——”爷孙俩说着,准备启程去下一个地方了。

听后感受

绘本生动展现了惊蛰时节万物复苏的景象。电闪雷鸣、春雨潇潇,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也唤起孩子们对自然变化的好奇。孩子们在书中感受到大自然蓬勃的生命力,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热情。在传统文化传承上,绘本更是一座宝藏。它将惊蛰祭白虎、艾草驱虫、种柳杉等传统习俗娓娓道来,把古老的智慧用童趣的方式呈现。让孩子们在故事中了解到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知道了不同地域的独特文化,增强了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

附件
《惊蛰·挖雷笋》
2.7M
mp3
前往下载
附件购买(促销中)
促销价:20 积分 原价:50 积分
开通周VIP或更高级的会员可免费下载该文件

登录注册购买,也可以免登录购买vip会员介绍

本文地址:https://www.youhaoting.com/guoneihuiben/jiqilvxingjingzhe.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有好听 所有,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