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风一样吹过4
童书是给孩子看的,但是选书的是家长,家长往往希望一本书能讲出个道理,但是孩子未必喜欢。因此,出版社在选择上就有困惑,到底是迎合家长还是迎合孩子?

正在举行的上海国际童书展现场,北欧展团。澎湃新闻记者徐明徽图
第三届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今天在世博展览馆开幕。5万余种中外童书新品上架,300余家国内外童书出版和文化创意机构、千余位童书作家及插画家亮相,100多场专业活动展示海内外最新的童书佳作。在国内外书业市场不尽人意的大环境下,少儿图书出版却能够独善其身,甚至逆势而上。随着国家放开“二孩”政策,儿童文学出版或将迎来另一轮增长空间。
据尼尔森公司在2014年上海国际童书展上发布的数据,中国、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6个国家的童书占到了全世界童书市场61%的份额,而中国以12%的份额仅次于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少儿出版大国。
截至2009年底,在我国的573家出版社中,已有525家涉足少儿图书市场,其中不仅有少年儿童出版社、童趣出版等老牌专业童书出版机构,也有深受年轻父母喜爱的童书出版界新秀,如蒲公英童书馆、蒲蒲兰绘本馆等。

童书展上正在展出的各类图书
出版社偏爱引进童书,科普原创凤毛麟角
虽然市场庞大,需求旺盛,供给充足,然而澎湃新闻从多个出版机构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童书作品良莠不齐,不少出版社依赖引进国外经典童书版权,原创力度不足,优秀的原创儿童文学作品仍然凤毛麟角。
据统计,2014年国内引进版权占了童书出版的80%以上,以在全球热销的《地图》为例,上市100天销售就超过6万册,中国成为该书全球销售的第1名。目前全球销量前10名的童书几乎都已被引入中国。美国出版的《当今儿童需要读的100本书》,到2011年,其中的78本已经在中国出版。
诞生于2007年的蒲公英童书馆专门从事少儿图书出版,目前已出版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蒲公英童书馆主编颜小骊坦言,蒲公英的原创仍然做得不好,“大多是对原来1980、1990年代老作家的整理,剔除这一部分,原创童书大概只占到15%。”目前,蒲公英每年出版童书不到100本,年销售额达1.5亿左右。
颜小骊认为,一方面在于国内作家的水准参差不齐,“我对文字的要求比较高,可能一个作家的作品会畅销,但是文字不好,也不会出他的作品。”另一方面,国内的原创作者集中在文学领域,科普原创少得可怜,“因为中国没有传统,在国外哪怕是世界顶级的科学家,第一任务也是科学普及的任务,但是中国的科学家要写一个科普作品,会写得很高深,专业性太强,读起来很费劲。不管是科学家的教育层面,还是职称评定,都没有把科学普及当成硬指标。”
北京蒲蒲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川郁子则感叹,在中国做原创太艰难。“中国原创绘本还是起步阶段,不管是创意、表达艺术还是故事的起伏性都不够成熟。”蒲蒲兰是由日本著名的儿童读物出版社白杨社在中国成立的子公司,旗下拥有以绘本为主的儿童书店。“我们的原创绘本微乎其微,几乎与引进版权不成比例,”石川郁子说。
“我倒是觉得文字童书国内原创更强,国内对作家的鼓励力度大,作家创作比较旺盛,另外中国作家也比较了解中国孩子的需求。”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周晴对澎湃新闻说。在刚刚过去的2015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上,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光头校长》获“年度图书(文字)奖”。
然而周晴也坦言,国内绘本无法与国外比,“国外绘本历史长,绘本作家也是看绘本长大的,天然地会对绘本有一个接纳度,国内近一、二十年内刚刚开始做绘本,有一个从文字到图画的转化过程,我们往往请文字作家先写出一个脚本,请插画家去配图,这中间就有丢失和沟通问题。国外的绘本画面本身故事性更强,没有文字,单纯看画,基本也明白故事的走向,对于3-6岁低龄的孩子,他们对画面的感觉是第一位的,如果要通过把文字读完再明白故事,就已经弱了。”

书展活动区举行的国际作家节活动“给儿童怎样的人文教育启蒙”
翻译质量良莠不齐,家长选书急功近利
随着众多出版社加入童书出版市场,加剧了童书出版同质化严重、跟风模仿和缺少精品的现状。“现在中国引进的能力和数量越来越强,版权争夺很厉害,但是有些书引进过来没做好,花大价钱又做烂了,增加了我们引进版权的负担。”颜小骊叹言。
目前市面上的引进版童书,翻译质量良莠不齐。“绘本是讲述文字,不是叙述文字,经常看到一些人的翻译作品,一会儿是讲述,一会儿是叙述,这会让家长在传递过程中产生混乱。好的故事要让孩子听懂,而不是写得有多优美。”颜小骊说,“有经验的翻译家,会嚼碎后以中国人的语言表达习惯讲述出来,同时能把原有创作者的语言风格和韵味翻译过来。现在很多作品只是翻译个意思,没有风格。信达雅,还是要做到雅的程度。”
石川郁子则表示,在引进版权做译本时,还是要考虑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做一些本地化的处理。“当然内容不会改,但是有小小的调整。比如日本人的习惯用语、拟声词与中国不同,可以做适当的补充和省略。”
颜小骊认为,选一本内容、翻译、装帧都优质的童书,还是要考验家长的鉴别能力,童书其实都是家长给孩子选。石川郁子则表示,有些中国家长在选童书时急功近利,“他们更看重绘本对孩子有没有教育意义,经常会问,‘这里头虽然有意思,但是对孩子有什么用呢?’而日本更侧重于孩子看了是否开心,有没有情感上的感染。”
对此,童趣出版有限公司版权主管赵玉花也坦言这是出版的两难。“童书是给孩子看的,但是选书的是家长,家长往往希望一本书能讲出个道理,但是孩子未必喜欢。因此,出版社在选择上就有困惑,到底是迎合家长还是迎合孩子?”

小朋友与瑞典儿童侦探故事作家马丁·维德马克共同“破案”。
要从人性和内容打磨作品
2005年,国家确立了“走出去”发展战略,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推动下,中国童书出版“走出去”也由自发进入自觉,很多出版社在年度选题出版计划中都有针对海外市场需求专题策划的产品。
然而,与巨大的引进童书量相比,中国原创童书“走出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颜小骊表示,这中间当然包括语言、文化、审美习惯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但更多的还是作品水平和作家实力的问题。“有的中国作品没有从人性和内容本身去打磨,创作理念也没有与国际上接轨,所以中国翻译出去受欢迎的作品不多。作者要反省,对于输出时的急功近利(心态)也要重新思考。”
“我和很多国外名作家也有交流,他们可能会储备一缸的水,来调制一杯的作品;但是中国作者是想把一杯水变成一缸水,掺水太多,作品的厚度就不够。简简单单校园的故事,写一本就可以了,要写八本十本,裹脚布越裹越长,这对中国儿童文学是自杀性行为。”颜小骊说,“如果每个作者都很真诚地为孩子创作,而不是受市场驱动,我相信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一定能上更大的台阶。现在创作的人已经有很大的群体了,并不是说数量不够,而是质量上不够。”(文/邢春燕

天使宝贝成长记
育儿问答达人
人类的所有文明都具有图画叙事的传统,文字也起源于图画,中华民族也一样。夏商周青铜器上的图画、秦汉时代的画像石等等,总体而言,这些插图,虽具有了初步的说故事的能力,却缺少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它们全都不是站在儿童的视角来讲述故事,它们并不是"为儿童"的作品。而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一定是要到五四运动以后,才能被发现。
绘本十七世纪诞生于欧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绘本图画书的主流传向了美国,绘本图书迎来了黄金时代。五六十年代,绘本开始在韩国、日本兴起,七十年,台湾也开始了绘本阅读,随后引起绘本阅读的热潮。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二十一世纪,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
已有六十余年以上历史的"凯迪克奖",是为了纪念十九世纪英国的绘本画家伦道夫·凯迪克(Randolph J. Caldecott, 1846-1886)而设立,"凯迪克奖"是美国最具权威的绘本奖,得奖作品皆是公认的杰作,因此得到该奖项的作品,必然成为当年最畅销的绘本。
而在中国由于绘本起步晚,创作作品少也不够成熟,也没有专门设立像凯迪拉克等各种奖项,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过相信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再加上现代人的智慧,一定会在将来发展的更好的。

丫丫球球
题主问,国内童书绘本为什么没有国外做的好,首先,我宝宝小,刚开始接触绘本,童书基本没接触到,先暂且不论,只说说绘本。我觉得欧美绘本和日本绘本不一定是比国内好,只是比国内绘本受欢迎。那么原因有多方面的。
1.欧美国家,绘本启蒙毕竟做了百余年了,在绘本方面更有经验,所以做的好些,经典绘本多些,也是无可厚非的,而日本呢,虽然起步比欧美晚,但相对中国还是早,况且,日本的四格漫画行业那是风靡全球多少年的,有充分的行业基础啊,相对而言,中国传统启蒙是什么呢,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韵律文字,是在语言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开始的。
绘本在中国兴起的时间尚短,我相信中国的绘本也会越做越好的。
2.欧美绘本或者欧美引进的绘本在机关书,翻翻书,触摸书,洞洞书等方面做的更好,适合0到1岁左右的口欲期的宝宝,或是,建立阅读习惯初期的宝宝更合适,相对的,中文绘本,明显很少有适合这个年龄段特点的。这又追溯到,中国传统的开蒙,基本在三岁才开始,很少有适合低幼的类型。
3.从现实的角度考虑,我作为一个功利狗,我觉得英文绘本可以用作英文启蒙。我个人经济能力有限,英文水平只停留在哑巴英语水平,既然是买绘本,买了英文的,又能做英语启蒙,而汉语毕竟有母语的环境,英文绘本虽然单价高,但是种类也全,性格培养,逻辑培养,艺术启蒙,都能轻松找到不错的英文绘本,所以又能启蒙英文,又能培养阅读习惯,又能培养亲子关系,性价比反而也高。

茵你而淳在
育儿自媒体
个人觉得,国内童书绘本起步较晚,发展自然跟不上国外绘本。首先是国内童书绘本由于市场竞争大,很多出版机构追求以量争夺市场,而不是以质取胜。而国外的童书绘本发展以走向成熟,已有了一定的地位,特别是畅销童书作者,不仅在本国受欢迎,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很有名气的。
第二是从内容上来看,国内的童书绘本无论从绘画到文字都没有国外绘本生动有趣,受到小朋友的喜爱。国外的作品往往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色彩鲜艳,文字简单,从绘画上就能读出很生动的故事,特别是动物形象的描绘,更是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而国内的绘本,多追求文艺上的表述,绘画没有文字生动,对孩子来说,一是不够吸引,二是太多的文艺让他们有压力感。
随着国内绘本市场的发展,现在其实也涌现了很多很好的作品。比如我和孩子最近在看的一套书:朝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故事绘》。由儿童画大师杨永青绘画,集叶圣陶等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称得上是经典名家名作。
这个系列儿童图画书力求完整丰富地收录中国原创儿童图画书名家精品,作品涵盖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中国童话……包罗万象。以中英双语形式呈现,并每册书末附有文化导读及互动游戏。所选图画故事书都是今天的爸爸妈妈们小时候就读过的、脍炙人口的中国故事,它们是曾经影响一代人的儿童图画书经典,还将影响又一代孩子的成长。

醉拥梦桃伶
与其说国内童书与国外童书的比较,不如说是新手妈妈选童书的血泪史及冤枉钱。先说说小龄段,小宝贝对颜色有奇高的要求,所以先是选了一系列颜色鲜艳夺人眼球的书,结果宝贝不买账,倒是一套小熊绘本讨好了他,在陪宝贝阅读的时候发现,这哪里需要家长讲啊,小熊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简直就是个小孩子啊,宝贝就像在看自己的小伙伴吃饭睡觉交朋友。小熊的小眼神小动作都清晰的表达着它的想法,所有的文字都在画面里。让大人都爱不释手。再大些宝贝开始喜欢各种各样的工程车,不是每位家长都具备丰富的车辆知识,而大百科又实在不适合孩子,一本大家一起修马路让宝宝迷恋了好久,没有说教,没有知识的生搬硬套,宝贝知道了每辆工程车的作用。再后来的海底世界,这个领域就更不必说了,无论从绘画到内容都不是国内绘本的长项。我觉得绘本的不同代表的是我们与国外教育理念的不同,我们的更偏向于说教,都是告诉你的道理,就比如我们上学时所有知识都是独立存在的,整合性差,所以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这些,而国外的绘本更偏重于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情节合情合理,更容易让孩子产生共鸣,妈妈们被迫崇洋媚外了。

兰心伊悦1
说句实话,我家孩子4岁,我给孩子买的,还是国内的绘本比较多。
我也讲了一些国外的给本,国外的人物,动物名字比较长,我也不喜欢给孩子念外国的名字,有时故事没怎么讲,光念名字了。讲的都有点糊涂了。有时我就把名字给改了。
国外和国内故事 的侧重点也不同。我可能 买的也不多。了解少吧。
国内也有很多的绘本读完以后觉得也不怎么好。所以买绘本时,一定要注重里面的故事,是不是能够吸引到孩子。里面的画面,油彩是不是很贴切,优美。

繁华消尽
国内的绘本市场目前还是处于发展中,也是近几年才兴起的,而国外的绘本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所以这个是不好去比较的。国外绘本也有不好的,只不过可能国内挑的是优质绘本引进来的,所以感觉上就是比国内好了。而中国的童书绘本,也是做得越来越好,所以相信不久的将来,国内童书绘本会深得国人喜爱。


冉冉妈妈
育儿问答达人
国内绘本以故事情节为主,对于书写内容讲究的是完整,而国外绘本是以绘画为主,故事情节简短,让孩子可以无暇的遐想,对于这两者来说,大多的家长会选择国外的绘本,因为孩子喜欢,感兴趣,而且孩子每次看都会乐此不疲,喜欢,色彩鲜艳的图画,这是最能吸引孩子眼球的

陌上花开亲子屋
育儿问答达人
我觉得这样说的不对,不是说做的没有国外好,我觉得更多的时候是推广做的不够到位。很多国内原创的绘本我都觉得非常喜欢。
你比如说,丰子恺的漫画作品就特别的棒,每一页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而用了特别有趣符合我们历史的画面展示出来。
还有很多人都知道的团圆,棉婆婆等等,以及保冬妮老师的绘本系列都特别的棒。多多的关注国内原创绘本.你会发现有很多的绘本你会很喜欢。

MM育儿杂谈
育儿问答达人
目前我们所见到的绘本这种形式,来自于西方国家,或者说目前市面上所见绝大多数绘本,实际上是从西方引进的,美国的,英国的、法国的⋯
我国传统上也有图画书,就是我们小时候所说的连环画。连环画从形式上来说相对比较单调,目前已经被绘本所取代。我国的绘本发展的比较晚,所以现在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要赶上西方国家绘本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静待书香花开
育儿问答达人
畅销的童书绘本基本上都是国外的。的确,不论是外文原版还是译作,欧美等国的绘本的确比国内原创的受欢迎,我想到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绘本起步比较晚,日本和欧美的绘本起步都比我们早,无论是在内容还是绘画方面发展成熟的多,故事内容和结构也安排比较合理,更接近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这样很容易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我们创造绘本故事的作家也不是很多,大部分的儿童作家更关注于国学、三字经,唐诗等方面的创作。

点灯人经典童书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强调的是,不是国内的绘本普遍没有国外的好。而是国内绘本,普遍没有日美以及欧美发达国家的好。
为啥呢?我觉得有几下几个原因。
第一:国内绘本本身起步就晚。国内家长认识绘本,也就是最近这几年的事情。蒲蒲兰进入中国之前,国内的家长哪里知道绘本是个啥。
第二:因为起步晚,所以优秀的作者和插画家也少。
前两个算是客观原因。主观方面来说,还是好的创意太少,所以在本土原创方面与欧美一流绘本大师,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还强调一点,题主所说的国内,准确的来说应该是大陆地区。像台湾,他们的原创绘本做的就相当不错。还出了顶顶大名的郝广才哦。

小恩仔麻麻
这个问题我之前仔细的想过!
我们中国人很讲究的是干一件事马上就干好,所以在绘本里面就体现的很明显!
但是国外的绘本通常有时你读一次都不能理解她的含义!
我觉得这个可能也是魅力所在!
其次国外的绘本漫画张力真的很好,不像国内有些真的好难看!
其实说明白啦就是内容问题!

他妈的地球还不快闪
这个问题真要回答的话,应该是国内的小朋友受限制太多,从小我们都是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希望得到赞同,得到夸奖,得到肯定,一路成长上不敢有异于别人,思想上,大人会告诉我们这个该怎么做,那个该怎么做,你如果不照做了,他们就可能批评你,或者拿别的小朋友比较你,在大人眼里小朋友的异想天开都是出格的事,如此循环教育,我们的什么风格应该都是保守的,或者都是充满教育的,都是有个为什么在里面,国外的大人对于孩子做什么都是鼓励支持,他们从小没有被限制,所在的环境也不是像我们一样都是条条框框,所以他们成长后也不会要求他们的孩子收到不一样的待遇,这应该就是国内国外的差异吧!